在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经济承压的背景下,上市银行2024年度总额超5600亿元的现金分红,犹如一剂强心针,向市场传递出金融系统稳健运行的清晰信号。这场创纪录的“红包雨”不仅展现了银行业的盈利韧性,更通过分红政策与市值管理的双重优化,重构了投资者对银行股的估值逻辑。
在全球气候治理与“双碳”目标的驱动下,中国银行业正以系统化的战略布局、差异化的业务模式以及持续的产品创新,构建起多层次绿色金融服务体系。从国有大行的规模领跑,到股份制银行的特色深耕,从信贷工具的基础支撑到资本市场产品的多元探索,中国银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呈现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。
在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的当下,人民币正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日益增强的实力,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,吸引着全球目光。其吸引力的提升,体现在多个维度,从汇率的稳健表现,到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的拓展,再到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在国际市场引发的热烈反响,人民币正全方位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。
在 “双碳” 目标提出后的 4 年里,商业银行积极布局绿色金融业务,工商银行凭借卓越表现脱颖而出,成为全球最大绿色信贷银行。
《实施方案》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多个部门政策组合,增加金融资源供给,畅通科技三资循环,促进科创产业融合,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提质、扩面、增效,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反洗钱工作会议。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要求,总结2024年反洗钱工作,分析当前形势,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宣昌能出席会议并讲话。
下一步,将继续统筹发展与安全、监管与活力,加强协调机制运行经验的总结评估,完善制度机制,优化工作流程,进一步强化各部门政策衔接、监管协同和信息共享,更好发挥协调机制作用,为企业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、高效、可预期的监管环境,更大力度以开放促改革、促发展;继续推动资本市场“惠港5条”政策落实落地,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。
2024 年以来,国际外汇市场波动显著加剧,美元汇率的变动如同强力的风暴,冲击着非美货币的稳定。然而,人民币却在这动荡的局势中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稳定性,与部分亚洲货币一道,成为国际汇市中的中流砥柱。
2025 年 3 月 30 日,一则重磅消息在金融界掀起波澜: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、交通银行、邮储银行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公告,拟募集金额不超过 5200 亿元(含本数),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的核心一级资本,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合计达 5000 亿元。这一举措,犹如一场及时雨,为国有大行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,也开启了 “财政发力 + 货币护航” 的全新篇章。
3月28日,工商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。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发布致辞称,2024年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,也是工商银行四十年再出发的重要一年。
2月份,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66670.1亿元。国债发行9775.6亿元,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3057.3亿元,金融债券发行8343.0亿元,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8058.5亿元,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15.0亿元,同业存单发行27131.2亿元。
近日,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5年金融稳定工作会议。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有关要求,总结2024年金融稳定工作,分析当前金融形势,安排下一阶段金融稳定工作。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、副行长陆磊出席会议并讲话。